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4章(1 / 2)





  吴三桂说:“李自成蜗居西安,终究是多尔衮一块心病。”

  陈圆圆问:“你就不能反抗么?”

  吴三桂怒道:“你以为我要去打李自成?我与李自成作战,时时都有同室操戈的感觉。要不是李自成灭我吴门,要不是刘宗敏霸你为妾,我岂会将李自成看作死敌?”

  陈圆圆见他如此说话,一时语塞。虽然被刘宗敏掠去,并与刘宗敏有染,责不在她,但她毕竟不好意思当着自己的男人来辩解这回事。她只能用温柔的目光抚慰着吴三桂。

  吴三桂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便也不开言。只是扭转头,撇开陈圆圆的目光,看着房间里的暗处,那里有自己与圆圆在烛光之下摇曳的身影。

  陈圆圆想起李自成在放自己时,自己对他许下的诺言,心里痛苦极了。对吴三桂说吧,吴三桂与李自成有深仇大恨,要吴三桂放弃报仇,岂不是陷吴三桂于不忠不孝之境地?但如果不对吴三桂说,自己又将失信于李自成。李自成虽然是个流贼,自己失信于他谈不上是什么罪过,但对于她自己来说,这会令她一生难安。经过考虑再三,她觉得自己应该对吴三桂说。自己说不说,责在己,吴三桂办不办,权在人。

  陈圆圆小心翼翼地对吴三桂说:“我有一个请求,不知将军能否答应?”

  吴三桂突见陈圆圆郑重其事地请求自己,心里吃惊。联想到自己刚才的失态,他觉得自己不可再伤她的心,于是满口应承下来说:“任凭夫人差遣,末将无不从命,还说什么请求不请求!”

  陈圆圆笑道:“将军先不要答应我,思索之后再说。”

  吴三桂一愣,但他随即想,一个女人家会有什么难办之事呢?于是他一脸坚毅地说:“夫人说吧!”

  陈圆圆见他说得如此决断,心里非常感动,再也无所顾忌地说:“我请求将军不再追杀李自成!”

  吴三桂一惊,他万没有想到陈圆圆会提出这么个请求。他因此而陷入矛盾之中:答应她吧,自己的血仇不能再报;不答应她吧,自己岂不让她难堪?对于这回事,他实在是难以决断。

  陈圆圆见吴三桂果然不好答应自己,心里便惶恐起来,连忙跪在吴三桂跟前说:“小女子出言唐突,将军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
  吴三桂扶起陈圆圆,看着她满脸娇态,楚楚动人,哪里还有什么顾虑,脱口而出:“我答应夫人。”

  陈圆圆听后,既不惊,也不喜,只是觉得难以相信,便说:“要是多尔衮逼你呢?”

  吴三桂想了想说:“多尔衮逼我,我也不杀李自成,只杀刘宗敏。”

  陈圆圆听后,再无半点疑虑,扑进吴三桂怀中。吴三桂趁势拥抱了她。陈圆圆心里很感动,喃喃自语道:“吴将军如此坦荡,世上只怕难有几人理解。”

  吴三桂被陈圆圆的语言所激,充满豪气地说:“大丈夫为人处世,何患无人理解。普天之下,有几人能理解别人,又有几人能让别人理解?”

  陈圆圆听了吴三桂的话,心里想了很多。

  第十三章 弘光政权

  一、马士英与阮大铖密谋拥立明朝福王朱由崧

  一六四四年四月底,崇祯皇帝殉难,李自成进京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。

  陪都南京本来设有宗人府以下六个衙门,是明朝的文武大臣又一个集居之地,因此,这个消息就像枚炸弹投进了南京城。城内的文武官员如丧考妣般的号啕大哭。陪都衙门里一片悲声。

  然而,作为凤阳总督的马士英倒没有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。他清醒地认识到:李自成猖獗,明廷气衰,也许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,自己得想法寻找一条退路。但是,投降李贼,即使可保富贵,也会失宠,这条路非上策,不到迫不得已之时不能走。可是除了这条路之外,还有什么路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