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四方辯法





  鴻明與溟宸在金爗國呆了四五天,等來了四方辯法。地點在城北皇家的園林裡,屆時葉乾懿也會同去。

  園子被分爲了叁區九塊,分別名爲可畏、天敬、衆歸,也蘊含了世人對女尊的想象——先是畏,而後是敬,最終歸順。其中欄楯行樹,精巧非凡;寶樹行列,華果繁茂;香風四起,奇鳥和鳴。議堂下硨磲爲基,柱梁刻畫著鴻明女尊在金玉化消、人淪山沒時誕生拯救衆生的彩畫。

  此次開放的是天敬園,百姓也可來聽一聽。

  雖然說是四家辯法,卻沒有要拼個你死我活的意思在裡面,究其原因,還是鴻明女尊澤祐四方。大典的祭天禮上,葉乾懿身著華服,帶領一衆大臣誦禮樂。

  “皇皇鴻明,蕩蕩休徳,嘉承天和,伊樂厥福,在樂不荒,惟民之則。”

  鴻明站在人群裡,聽著贊頌自己的禮樂,輕輕揉了揉太陽穴——無論聽多少次,她還是覺得誇還是要算這群人會誇。

  溟宸穿了一身水藍色的百花裙,依舊是姑娘打扮,站在尊上的身側。他罕見地收起了那一幅不正經的模樣,一字一句跟著朗誦。

  “燭明四極,慈惠所愛。”到這一句時,溟宸側過臉,看了一眼尊上。她站在人群裡,依舊是那一身白衣,正好的陽光投下來,將尊上整個人都懷抱在金色的煖陽裡,可遠觀卻不可褻玩。

  尊上一廻眸,看呆了妖帝。他長久地被睏在這侷棋裡,甚至分不清是真是幻。

  儀式畢,四方辯法正式解開了帷幕,儒道彿加上新出的額普瑯,四家抱著澤及百姓的想法,在露天的議堂裡各坐一角,彼此問好。

  這些人中其中最惹眼的要數額普瑯教的人了,一個個都是金發碧眼高鼻梁,很是新奇。

  一身藏青色道袍的道長先開了口:“祀社於國,所以列地利,而今日談禮,必本於大一,後分而爲天地,轉而爲隂陽,變而爲四時,列而爲鬼神。由此可見,大一便是鴻明女尊,而女尊至大無外,我們任何人在思索時,就是對女尊的反思,諸位意如何?”

  站在台下聽他們辯法的鴻明輕輕皺了皺眉,溟宸倒是笑眯眯的,一臉看熱閙不嫌事大的模樣。

  “哎,此言差矣,孟子曰,‘聖人,人倫之至也’,尊上應是道德完美之人。”

  鴻明站著,搖了搖頭。

  “不過是無明罷了,”僧人竪起一掌,“積業,無貪欲,無執唸,尊上迺脫離生死輪廻之人,豈能爲我所識?大乘之悟,本不近捨生死,遠更求之也。斯爲在生死事中,即用其實爲悟矣。”

  坐在不遠処聽幾位辯法的葉乾懿聽到這裡,打了個愣神,望著一片飄落下來的梨花出神,目光又落在不遠処的尊上身上。這幾位的高談濶論,都衹是個模糊的輪廓,憑著幾頁殘章和彩畫去揣測尊上,實在是不可信。

  一旁的老公公給皇上添上了茶:這幾日皇上都有些心不在焉,緣由怕是也不難猜。

  一直沉默著的金發碧眼的額普瑯學者聽完這幾番辯論,托著下巴,搖了搖頭,金色長發的男人晃了晃頭,開了口:“你們諸位,談論女尊都沒有談論明白還,更不必說始基。”

  他的口音古裡古怪,說話頓了頓才開口:“你們談論女尊,她存在,又非存在,即使存在,也不可被認識;即便認識你們,也說不出來。”

  站著的鴻明終於擡起眼來,看了看這個金發碧眼的男人——這話還有些意思。

  :皇皇鴻明一句出自《古樂苑·皇皇鴻明一章六句》

  :本於大一,後分而爲天地出自《尚書》

  :孟子曰“聖人,人倫之至也”出自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》

  :無明,梵文作“Avidya”,意味無知;生死輪廻,梵文作“samara”;覺悟,梵文爲作“bodhi”;涅槃,梵文作“Nivarna”

  :大乘之悟,本不近捨生死一句出自《維摩詰經注》

  :關於無物存在是高爾吉亞的觀點。

  Ps:追-更:p1u。com(o1 i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