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六十一章 故旧(四)(2 / 2)

秦氏这才看向魏清莛姐弟俩。

秦氏给魏清莛的是一对羊脂玉手镯,那对手镯一拿出来,就是吴氏也移不开眼睛,秦氏笑道:“这对手镯还是当年你外祖母给我的,我带了几年,现在你也长大了,你外祖母没留下什么东西给你,这东西给了你也算是个念想。”

魏清莛没想到这对羊脂玉手镯还有这个故事,连忙推辞道:“这怎么行?这是外祖母留给您的。”

“不要紧,当年你外祖母可是给我留了不少东西,这个你就收下吧,玉养人,你带着对身体有好处。”

秦氏给魏青桐的则是一套笔墨纸砚。

吴氏见了不免撇撇嘴,可小吴氏和陌氏看了一眼,却是面色微变,吴氏以前是庶女,那时吴家也不太发达,区氏是商女,她们不知道,可小吴氏和陌氏却是有一点见识的,那套笔墨纸砚的价值可是不比那对羊脂玉的手镯低。

桐哥儿对这类东西很喜欢,一摸上去就开心不已,脸颊上小小的两个酒窝盛开,秦氏看了若有所思。

秦氏将两个女儿介绍给魏清莛认识,“这是你丹姐姐,这是你红妹妹,以后你去了书院就和她们在一块念书,不懂的就问你丹姐姐。”

她虽然也很想将儿子耿少舟介绍给她认识,只是这个屋子里可不止她一个女孩,只能让儿子到前院去和魏家的几个子弟在一起。

两姐妹长得像秦氏,也许是因为年纪,耿少丹更显端庄,对魏清莛这个表妹,她以前就见过面,不过那时年纪小,又时隔多年,早就不记得多少了,只是温柔的看着魏清莛,俩人拉着手叫了声“姐姐,妹妹。”

耿少红也没少听母亲提起她,所以对魏清莛很是不喜欢,但在母亲面前她还是规矩的叫了一声“姐姐”。只是好奇的看着她手里抓着的魏青桐。

魏青桐只打进了屋就没说过一句话,独自一个人站在姐姐的身后,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,即使刚才秦氏送他礼物,他也只是道了一声谢。

这边姐姐妹妹叫的亲热,那边吴氏则在听到书院念书的时候一惊,看向秦氏,“莛姐儿要去书院念书?”

小吴氏不由坐直了身体,她知道重头戏来了。

魏清莛羞涩的站在秦氏的身边,秦氏笑道:“是啊,”秦氏心疼的看着魏清莛道:“不止是莛姐儿,还有桐哥儿,他们姐弟俩为母守孝,这一守就是七年,连自己的功课也耽搁了,为了孝道外人自然是不会说什么,只是现在莛姐儿也十四岁了,再不进学可就晚了。”

吴氏瞥了魏清莛一眼,笑道:“这还不简单,回头我和老太爷说一声,请了先生在家,什么时候学不成?”

秦氏讶异的看着吴氏,好像她说了多愚蠢的话似的,吴氏不自在的笑笑,难道她说错了什么?

“老夫人不知道吧,我们京城里的女孩和别的地方略微不同,即使是女孩子也是要送到外边书院念书的,有同学一起,不仅能讨论长见识,也可以激励孩子们更上一步,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也可以互相交个朋友,您看南北两条书院路就全都是各式的书院。”

“可是,”吴氏看向二儿媳,在得到她的肯定回答后,有些尴尬的道:“这些事还要老太爷做主才是,而且,现在早已经开学,我们现在去插班怕是不好吧。”

秦氏似乎更是诧异,吴氏脸色越发不好看,她又说错了什么?

不过秦氏很快就掩掉神色,笑道“也没有什么不好的,每年插班的人都不少,只要老夫人答应,我可以马上找到书院让两个孩子进去念书,老夫人也不用担心,书院里的孩子都很温和友好。”

陌氏低头,不敢再提示吴氏。

小吴氏插嘴道,“是啊老夫人,莛姐儿自从住到秋冷院后就不再看书拿笔了,几年下来都忘了差不多了,要是再不抓紧学习,只怕……更何况姐姐曾经是京城第一才女,要是莛姐儿连女四书都背不出来,岂不是打姐姐的脸?”

吴氏眼睛一亮,将刚才的羞恼抛到脑后,是啊,魏清莛恐怕连笔都不会拿了,要是送她去书院让外人看着曾经享誉京城的王氏的女儿是一个草包,只怕丢的也是她和王氏的脸。

两个孩子,一个脑子正常,却不会,一个干脆就是傻子,还有比这更打京城第一才女的脸吗?

吴氏看着低头温顺的小吴氏,嘴角微挑,是谁说她不争的?为了儿女就没有不争的人。

吴氏看着秦氏为难道:“耿夫人既如此说那就送去书院吧,只是桐哥儿还好说,年纪还小,莛姐儿这个年纪从头念起,只怕……”

魏清莛额角跳动。

秦氏也有些犹豫,照她说,魏清莛没有学过,自然是要送去小班,可小班都是八岁左右的孩子,最大也不超过十岁……

“这个,我去和山长商量商量。”

吴氏见为难住了秦氏,自然开心,“这是一定的,等您找好了书院,就来接莛姐儿和桐哥儿去就好了,”吴氏回头和陌氏说道:“回头你和管事说一声,将三姑娘和四少爷的束脩准备好。”

陌氏满头大汗,这老夫人怎么也不问问是哪个书院就应下了?

小吴氏松了一口气,和魏清莛对视一眼,视线一相碰,立马分开。

只是秦氏对小吴氏那声“姐姐”很不喜,目光深沉的看了小吴氏一眼。

她毕竟是外人,可以强势的插手魏清莛姐弟俩的事,却不能插手魏志扬的事,更何况,两个孩子以后还要在魏家生活,她得罪了人,那些人不敢把她怎么样,却会迁怒两个孩子。

秦氏暗暗告诫自己要忍,她已经回来了,难道还怕没有机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