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9节(1 / 2)





  慕离风越是病的重,皇帝就越是生气。既然说已经找到了罪魁祸首,那日后清算时,罪魁祸首就要承受更重的责罚。

  宣平侯府里,愁云惨淡。

  当宣平侯发现他命人关押在京郊的那一家子不见时,他就知道自己定然暴露了。

  一开始宫中传出的消息,他并不是很信,他一直认为所谓的“已经审问出幕后黑手”这件事,是说出来吓唬人的。结果被他拿来威胁小太监的家人不见了,就定然是有人查到这里了。

  而且他们还能悄无声息地把人带走,那是不是说明他们也能悄无声息地弄死他宣平侯?

  元宵节后,皇帝归朝,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宣平侯。

  帝王连下三道旨意,先夺了宣平侯的爵,再以谋害皇室的罪名全家下狱,并着人抄没家产。后续的处置,则压到第二日再定,因为皇帝想看看宣平侯府里,还能抄出什么东西来。

  这家伙既然心大了,自然不会只做这么点事,定然还有图谋。

  果不其然,抄家的人很快发现了宣平侯背地里养的那批死士。虽然死士们暴露之后意图劫狱失败,纷纷选择自裁,并没有留下活口,但他们拼死也要救宣平侯的事情证明这群人确实是逢宣平侯为主的,所以不必再留人证。

  连着死士一起被查出来的,还有宣平侯让这些人做过的事情。桩桩件件加起来,看得皇帝陛下怒火中烧,直接判了个斩首。

  柳家全族受其牵连,被打入奴籍,男子流放边疆,女子充作官奴发卖。

  官奴虽然不能轻易赎身除籍,但也比被打进贱籍充了官妓要好,只是日后得从被人伺候的主子成为伺候别人的奴婢,而且不会得到主家的重用。唯一的好处是,官奴不能随便打杀,不像普通奴婢那样犯了事就可以乱棍打死。

  宣平侯的事情看似没有牵连到其他人,但皇帝对六皇子却更心冷了。

  他不信六皇子不知道宣平侯背地里做的这些事情,宣平侯可是六皇子的亲信。那么宣平侯谋害慕离风,六皇子恐怕是知情的。

  一个想要谋害手足的皇子。

  皇帝抬手在一个奏请让六皇子替天子西巡的奏折上批了个驳回,转而写下圣旨,让二皇子跑这一趟。西巡并非有什么实际的目的,只是为了彰显天子的存在感。因为西边蜀地道阻路险,政令难达,百姓时常只知地方官员而不知天子,所以需要经常派钦差过去替皇帝刷存在感。

  这是个非常轻省的活,而且极其容易得民心,还能讨好皇帝。六皇子从年前就蹦跶着要抢这个活干,皇帝本来还在犹豫,现在却不犹豫了。

  六皇子不能得民心,否则会对太子有威胁。他把六皇子捧出来只是为了磨练太子,好叫太子知道天下目前还是他的。他可不想真的让六皇子有机会上位,这样心狠手辣的人当了皇帝,绝对不会放过其他皇子的。

  “下去宣旨。”皇帝盖好印递给德公公,“今日淮王乔迁出宫,你替朕跑一趟。”

  德公公连忙应下,高高兴兴地捧着圣旨,又带上皇帝给淮王的赏赐,便出宫去了。

  今日既然是淮王乔迁,那么几位皇子肯定也在淮王府,根本不必再多跑一趟,直接去淮王府宣旨就好了。淮王府这会儿还热闹着,说不得他也能讨杯美酒喝,陛下定然不会因此怪罪。

  第36章

  今日淮王府极为热闹, 深受圣宠的淮王殿下出宫建府可是大事, 但凡京中权贵无不送来贺礼。只可惜不少人连个请帖都没混上, 派人送了礼就得离开,能进府参宴的,唯有极为老臣以及与淮王私交甚好的人。

  慕离风并不需要与朝臣联络感情, 所以他自然不会广发请帖。他这样无意权势的姿态让东宫的詹士们十分满意,私下里与太子交谈时不免带出两分来。

  “离风自然不必管这些。”太子淡淡地说道,“孤会给他一世尊荣。”

  至于这些东宫官员背地里对离风和诸皇子的戒备, 太子并没有多提点什么, 只是眼里闪过一丝嘲讽。

  早年跟着他的东宫官员才是他的心腹,如今都已经散去各地做大员了。而现在这些, 是逸王揣测了皇帝忌惮太子的心思之后,给他下了套塞进来的。虽然忠心于他, 但能力和心性实在略显浅薄了些。

  太子平日里并不重用他们,只是平日里难免要听他们嘀咕两句。这会儿他不能怎么动这些人, 但只要寻了机会,他便会把他们调走,决不能留在要职上, 否则会对离风和弟弟们不利。

  “不必说了。”太子打断他们的交谈, “孤要去赴宴了,诸位随意。”

  说着,太子就带人走了。

  东宫官员们面面相觑,自是看出了太子的不满。

  “殿下委实太信任几位王爷了。”一位官员摇了摇头,天家哪有纯粹的亲情, 便是普通人家,兄弟之间还要争夺财产呢。

  另一位瞥了他一眼:“刘大人慎言,传出去可就是挑唆皇子不和了。”

  那位刘大人脸色一白,连忙住了口。

  从头到尾没说话,缩在角落的一位年轻官员撇了撇嘴。他是新入东宫的,没什么存在感,更没有话语权。因为“年少轻狂”,常被同僚排挤忽略。可是没人知道,他才是太子心腹。

  这位官员不想搭理这些沉浸在勾心斗角的家伙,端着茶自顾自地喝着,继续装壁花。要不是太子让他盯着这群官员,他才懒得和这群人相处。

  可惜,今日不能去淮王府上讨杯酒喝。他可是听说了,几位皇子把府里的好酒都搬去了淮王府,打算不醉不归。

  太子出宫时正巧碰见了去宣旨的德公公,德公公卖了太子一个好,提前把消息告知了太子殿下。

  “父皇让二弟去西巡?”太子眉头一皱。

  他怎么忘了这件事,西巡是个多好的机会啊,若是把陆景恒塞去西巡,那真是再好不过了。可惜皇帝圣旨已下,无法更改,只能让二皇子跑这一趟。

  真是便宜了陆景恒那个老流氓!

  德公公见状,心里忐忑:“可是又什么不对?”

  太子摇了摇头:“二弟妹还怀着孕呢,二弟怕是不乐意。”

  德公公一听,放下心来:“西巡若是走得快些,四五个月便回来了,到时候还能赶上王妃娘娘生产。”

  话是这么说,但二皇子依然不会高兴。

  他好不容易有个孩子,居然不能陪着孩子慢慢长大,得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。等他回来,孩子都不认识他这个父王了!

  虽然刚出生的孩子本来也不认人。

  “公子,太子殿下与德公公一道来了,还带了圣旨来。”常武脚快,先一步跑进来汇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