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渔家小娘子第24节(1 / 2)





  伍乘风已经看到队伍里的师父朝自己招了两次手了。

  黎湘这会儿也不好说什么契约的事儿,毕竟他人都要走了,就是讲了也传不到村里。学字儿就更不用说了,一个多月呢,还不如自己去买本书回来慢慢学。

  “那你自己路上当心着点儿,对了,这个你带到路上吃吧。”

  她把篮子里的包子拿出来往伍乘风怀里塞。没看见就算了,既然来看见了也知道他要出远门,怎么也要意思下。

  “都是茶楼掌柜送的包子,你拿着带在路上吃。”

  “这……”

  伍乘风被她这送包子的行为惊到了,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儿人已经没了影儿。

  这丫头……

  长到这么大,他还是头一次尝到有人送行的滋味儿。

  伍乘风笑了下,兜起包子跑回了队伍里。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注意过黎湘身边还有一个姑娘。

  黎湘也是走远了才想起自己都忘了介绍表姐,一回头居然发现表姐竟是恋恋不舍的看了伍乘风好几眼。

  难道两人之前认识?

  “表姐……你在看什么呢?”

  “我?没看什么,没看什么。”

  关翠儿哪好意思说自己是舍不得那几个大肉包子。毕竟那也不是自己的东西,是人家茶楼掌柜送给表妹的。

  她这一副躲闪不愿提及的模样,倒是叫黎湘误会了。

  虽说表姐和伍乘风平时好像是没什么机会认识,但指不定是在镇上认识的,又或者表姐是对伍乘风一见钟情??

  害,这个时代的少男少女真是太早熟了。

  黎湘非常有眼色的没再继续追问,转身带着表姐去逛了逛街。买了几根头绳又扯了一点点棉布。

  别的还好说,不过几个铜贝的事儿,但那棉布是真真儿的贵。若不是自己衣裳都是麻布做的磨着疼,她还真舍不得花那一百五十个铜贝。

  这副身体已经十三岁了,可是除了身高别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发育,加上家里一直没有余钱所以也就没有做过内衣。

  黎湘不知道原身是怎么忍下来的,反正她才穿了这几日便磨的疼的受不了。一定要回去做件棉的内衣穿才行。她仔细询问过布坊的掌柜,扯的是能做两件的布,一件自然是给表姐穿的,表姐天天佝着背日后真成驼背那就不好 。

  关翠儿就这么跟着她,看着她买了头绳又买了布。心中艳羡之余又忍不住替她担心。一直憋到了船上才忍不住问道:“表妹,你花这么多钱都没和姑姑他们说,要是姑姑知道了生气怎么办?”

  “没事儿,我也没乱花,这可是顶顶要紧的东西。而且,我身上的钱是自己挣的,爹娘也不会管我。”

  她这话瞬间让关翠儿想到了早上自己和姑姑一起包的那些包子。听说一个要卖两个铜贝,金贵的很,她下手都不敢捏太重了。

  “对了表姐,呐,这是你今天的工钱。”

  黎湘数了十五个铜贝出来放到一脸懵的表姐手上。

  其实若是要较真儿的话,表姐的工钱今日是没有什么工钱的。但谁叫这是亲表姐呢,她想拉一把。

  十五个铜贝对于一个从小几乎都没摸过钱的小姑娘来说,实在太有震撼力了。

  关翠儿只觉得手心儿烫的很,沉甸甸的叫她心慌。理智告诉她这钱不能拿该还给表妹,但手却不听使唤的只想紧紧的攥着它们。

  有了这些钱,她可以买好多好多鸡蛋,爹娘都能吃上,再也不用眼馋阿成哥。她还可以去买些碎布头回来做鞋子,爹娘的鞋都快烂完了,每次出去都被好些人笑话。

  十五铜贝可以做好多好多她以前做梦都想做的事情……

  “表妹……我……”

  “拿着嘛,我听爹说包子差不多都是你和我娘包的。你是客人,哪有让客人一直帮忙干活的道理,不给工钱说不过去。”

  黎湘眼神真诚的很,关翠儿心头一热倒是听了劝把那十五铜贝给收了起来。

  “谢谢你,表妹。”

  她心里头明白其实表妹根本就不用给钱,只是表妹照顾她而已。

  关翠儿摸着怀里那十五个铜贝,心情激动。恨不得现在就能回到家去,把钱拿给爹娘看看。不过想想又歇了心思。

  爹娘还没有分家,所有人赚的银钱都要先交给阿奶才行。可是阿奶眼里只有她的大宝贝孙子,好吃的东西从来轮不到自家。她,不想把这十五铜贝交上去。说她自私也好,不孝也罢,她宁愿把这钱都买鸡蛋给爹娘吃了,也不想便宜了大伯一家。

  “表姐,跟你商量个事儿呗。”

  “嗯?你说。”

  关翠儿见表妹一脸严肃的模样,下意识的坐直起来,俨然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。逗的黎湘差点儿没绷住脸笑场。

  这姑娘太乖了,乖的叫人心疼。

  “表姐,咱先不论亲戚,我要是雇你帮我家做工,一天二十铜贝,你愿意干不?”

  “不用不用!我什么都可以干不用工钱的!”

  “这不行,没有让客人干活儿的道理。”

  黎湘挺忌讳公私不分的,若是表姐真是无偿给自家帮工,不管做的好坏都不好去说她什么。做工就不一样了,拿了工钱认真干活是基本,做的不好可以罚,凡事都明明白白的。

  她仔细的把这道理掰开了和关翠儿讲,关翠儿脑子也不笨,很快听明白了。她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答应。不过一瞧表妹那张稚嫩的脸,她就瞬间清醒了。

  “表妹,还是等姑姑姑夫回来了再说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