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定北侯:出征漠北(2 / 2)

燕惊鸿擦拭着她发梢的水,动作缓慢,烛火下,他神色专注,

他总是这样,在她面前,不像个九五之尊的君主,会放下身段与尊贵,为她做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。

她看着他,恍然如梦。

屋外,长福公公的声音打破了这夜色沉寂:“殿下。”

燕惊鸿手上动作未停,有些不悦:“说。”

“明荣公主来了。”

明荣公主想必担心得夜不能寐,这个时辰还要亲自前来,可见明荣公主痴心一片啊。

屋里,燕惊鸿只道:“夜深,便说本王歇下了。”

无波无痕,口吻敷衍,殿下这是打发人呢。

“喏。”长福公公都有点于心不忍了,这天寒地冻的,还给一国公主吃闭门羹。

“常青。”

常青话极少,习惯了沉默,只是认真地看燕惊鸿,认真地听他说,

他解释:“我与她并不交好。”

她自然知道,上一世,即便燕惊鸿将明荣纳入了后宫,也不曾踏进明荣的宫殿一步。

“燕惊鸿。”她突然喊他。

“嗯。”

每次她喊他的姓名,便让他心头生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心悸。

长发散在肩头,她背着烛火坐着,眼底覆了暗影,灰黑色的光凝成了墨黑:“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

“四岁时。”

那时,他一睁眼,望见的是冷宫的红瓦,那些死去的人、熟悉的面孔都在,唯独没有她,没有他的常青,行尸走肉,大抵如此。

“既然重来了一次,”她看着他,凝视了许久许久,那双漂亮的瞳孔里,有着前世一模一样的坚定,她问他,“你为什么还要来北魏?”

燕惊鸿伸手,指腹轻轻划过常青的脸:“我不来北魏,我怕遇不到你。”

所以,他按着上一世的轨迹,不敢错一步,乱一步,原封不动地又走了一遍,他怕错了乱了,就找不到她了,所以,他小心翼翼地重蹈覆辙。

这个傻子,不记得上一世里血流成河的燕宫吗?不记得十米宫墙下的千军万马吗?不记得刀光剑影刺穿心脏的窒息吗?

“燕惊鸿,如果重蹈覆辙,结局会一成不变的。”

他知道,只不过,结局比不得她重要罢了。

拂了拂她的脸,燕惊鸿如履薄冰般问她:“常青,那我们不要走原来的路,好不好?”

他怕,怕同上一世一般,用死了的身体,去抱她冰凉的尸体。那时候,他已死,却看见了,看见了她的常青剑入心脏,看见了她流干了血。

他不怕死,可是怕她会死。

常青重重点头:“好。”

次日,朝堂之上,右相闻宇领首启奏,百官附议,上奏太子昏庸无道,贪赃枉法,谏词言之凿凿,罗列了太子十大罪状,皆有理有据,文武百官奏请圣上废除太子,另立贤明。

成帝当场大怒,责令太子,明令查办,辰时三刻,成帝一纸诏书便昭告天下。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太子铮德行不矜,为储不仁,难成大统,朕深感痛心,立君立贤,太子负朕所望,特废太子,迁府承阳。”

一朝之间,太子被废,天下大乱,成帝命洛王安抚民心,以平动乱。

巳时,承乾宫里,成帝坐立难安,见殿外国舅爷前来,立刻上前:“查到什么了?”

“皇上,臣顺着太子这条线追根究底,倒是查到了一人。”

成帝连忙追问:“谁?”

楚国舅顿了一下:“魏国公。”

“咣!”

成帝手里的杯子,摔了个四分五裂。魏国公,居然是魏国公,废太子一事背后的Cao纵人,本以为可以抽丝剥茧揪出燕惊鸿埋在北魏的线人,到最后却查到了自己人的头上。

好个金蝉脱壳。

成帝阴阴冷笑:“景王真是好算计。”

倾一人之力,一夜之间将北魏的天搅了个天翻地覆,却不留下一点痕迹,这等心思与计谋,简直让人生畏。

成帝思忖了片刻,吩咐身边的宫人:“去定北侯府传朕旨意。”

半个时辰后,成帝身边的安庆公公来定北侯府传旨,两封诏书,一为侍女常青接旨,二为魏光世子接旨,

“荣德太子初入北魏,水土难服,有呕血之症,朝夕节的青茶太医已验,并无不妥,常青无罪,且比剑有功,朕特赐黄金百两,以示嘉奖。”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漠北再度来犯,朕特令魏光世子领兵十万,北上出征。侍女常青,武艺精绝,特封华昭郡主,辅魏光世子出征漠北。”

常青不在府中,是池修远代为接了圣旨,传旨的公公还未离开,池修远便先行离开,驾了马,去了质子府。

长福公公站在门外,也不敢贸然进去打扰了主子的好事,小心谨慎地禀报:“殿下,定北侯世子来了。”

燕惊鸿置若罔闻,给她盛了一碗粥,放在她面前,神色平常,只有握着汤匙的手指在微微抖动,泄露了他并不平复的心绪:“常青,漠北你要去吗?”

常青沉默,片刻:“要。”

上一世,她贯了奴籍,发配至漠北;这一次,她却满身荣光,随池修远出征。

似乎,历史在以不同的笔墨,书写着一样的结局。

上一世,她便是在漠北,以俘虏之身,遣送去了大燕。她目光决然,又道:“我要去漠北。”

漠北,是挞鞑与北魏的边境,常年战乱,他舍不得她深陷险境,知她倔强,却无可奈何。

许久凝视,燕惊鸿沉沉嗓音,说:“常青,不要孤身犯险,让我知道你在哪里,要做什么。”他小心地征询,“可好?”

寡言的她,只是点头,说好。

屋外,池修远的声音响起。

“常青,我来接你回府。”

常青出了内室,燕惊鸿随她左右。

池修远等在门口,见常青出来,将她拉到身旁:“多谢荣德太子相助常青,定北侯府没齿不忘,必定相报。”

他看着燕惊鸿,几分防备,几分审视,目光相撞,谁都没有退让一分。

“我与常青之事,与定北侯府无关。”

双手紧握,他用了所有理智在隐忍,不止一次,他想杀了这个上世累得常青不得善终的男人。

“常青是侯府之人,我自是不能坐视不理。”说完,池修远转身,放软了语气,“常青,我们回去。”

常青对燕惊鸿颔首过后,转身离开。他站在门口,风吹衣角,他一动不动,看着常青离开的方向,若怔若忡。

远去质子府百米之外,池修远突然问:“你与他,可曾相熟?”

还是忍不住不安,他最近越发战战兢兢,似乎是从燕惊鸿出现开始,他就患得患失。

常青点头:“嗯。”

池修远眸光微微沉了沉:“荣德太子赴北魏为质,不过一月,你与他如何相熟。”他看着她,眸中有探究与审视。

常青沉吟:“接风宴那夜,衍庆宫大火,我曾助他。”

她Xing子冷,并不爱与人熟稔,独独对燕惊鸿例外。

池修远几乎是脱口而出:“若将有一日,我与他为敌,常青,你可会帮我?”

他不知道,为何突然滋长了这样的假设,他想,大概这便是草木皆兵。

常青没有犹豫:“会。”

至少,保住他的Xing命,至少,要还清了所有养育之恩。

池修远一直紧皱的眉,这才松开:“常青,我们一起去漠北,我教你酿马Nai酒,教你骑射,你一定会喜欢那里的大漠孤烟。”

“好。”

北魏三十一年,二月十九,定北侯世子出征挞鞑,亲封华昭郡主常青随行,镇守漠北。

出征前夜,天气格外好,满天星子,月儿满盈,定北侯府办了送行筵席,前厅热闹极了,后院却冷清,早早便熄了灯火。

门轻响,漏进缕缕凉风,脚步声很轻,似乎怕惊扰了床榻上的人儿,缓缓靠近。

“常青。”

轻声呢喃,缱绻缠绵的温柔,燕惊鸿走近,半跪床边,痴痴看着睡梦中的人儿。

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,请勿转载!